每天我们都会通过面部识别来解锁手机,或使用语音识别与虚拟个人助理互动。尽管生物识别系统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对于老年人而言提出了重大挑战。
一份新的 ISO/IEC 技术报告(TR) 强调了与衰老有关的变化,使得生物识别系统难以准确识别老年人。皮肤失去弹性、白内障和中风等一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这些疾病也会影响生物识别认证。
ISO/IEC TR 20322着眼于老年人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时,所特有的医学、生理和认知方面的特殊情况。该报告指出,缺乏关于老年人与生物识别技术的科学研究是一项重大挑战。
为了使生物识别系统更有效,人人都可以使用,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独特需求和特征至关重要。IEC 和 ISO 生物识别联合委员会(称为 SC 37) 的报告描述了当前情况,包括主要挑战。
虽然没有提供推荐的做法和指南,但该文件提供了其他有意义的参考。这些包括:
•在使用适用于老年人的背景下的生物识别技术方面的业务支持;
•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提高系统主体(老年人和亲属)的接受度;
•提高公众对这些系统的认知和理解;
•更顺利地引入和运行这些系统。
最重要的是,该报告为制定老年人生物识别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这些未来的标准可以帮助确保生物识别系统忽略年龄或其他人口因素如何,保证系统可以有效、高效,并可为所有人使用。
基于许多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持续增加,ISO/IEC新技术报告针对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做了重点关注。ISO/IEC TR 20322 为那些致力于确保以尊重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的权利和需求的方式使用生物识别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SC 37 涉及与生物识别技术相关的广泛主题。其中包括为指纹、面部特征、虹膜、签名和血管数据等各种模式开发生物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此外,SC 37 建立了技术接口标准,例如 API、性能和一致性测试方法标准、生物识别应用配置文件和生物识别样本质量标准。该委员会还制定标准来解决与生物识别技术的商业使用相关的跨司法管辖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