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是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不属于联合国,但它是联合国的甲级咨询机构,并与联合国许多组织和专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ISO的前身是国际标准化协会( ISA )和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 UNSCC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于军火的大量需求,以及由于各国生产的武器弹药不能通用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更使人们加深对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大战结束后,各国酝酿成立国际标准化机构。1926年, 英、美、加等7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在美国纽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协会,起草组织章程。1928年,国际标准化协会在布拉格举行成立大会,有2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标准化协会已无法继续工作,遂于1942年4月解体。ISA共发表了32个机械制造基础标准,称为ISA公报,这些公报大多被各国采用。
1944年,中、美、英、苏等18个国家发起组织成立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 UNSCC),办事处设在伦敦和纽约。
1946年10月 14日至26日,来自中、英、法、美等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聚会于伦敦,决定成立一一个新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缩写ISO)。会议讨论了ISO组织章程和议事规则,并经10月24日召开的有15个国家参加的临时全体大会致通过。 1947年2月23日, ISO 宣告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美国标准协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霍华德,孔利被选为第一任ISO主席。参加1946年10月伦敦会议的25个国家为创始成员国。
ISO成员分为3类:成员体(正式成员)[ Member Body (Full member)小、通信成员(Correspondent member)和注册成员( Subseriber member )。
ISO章程规定: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家标准化机构参加ISO。
(1)成员体可以参加ISO各项活动,有投票权;
(2)通信成员通常是没有完全开展标准化活动的国家组织,没有投票权,但可以作为观察员参加ISO会议并得到其感兴趣的信息;
(3)注册成员来自尚未建立国家标准化机构、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他们只需交纳少量会费,即可参加ISO活动。
截至2021年8月,ISO共有165个成员,其中:成员体122个,通信成员39个,注册成员4个。
更多关于ISO的信息,请访问ISO官方网站:www.iso.org